挪威的可定制浏览器Vivaldi
2008年,谷歌发布了Chrome浏览器。那时候IE浏览器雄霸天下,后面的一众小弟是Firefox、Safari、Opera等。
然而11年后的今天,Chrome成了老大。微软的IE已经没落、Edge也采用了谷歌的开源内核Chromium。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。
采用Chromium内核的,还有Opera和Vivaldi,这是两个比较有渊源的浏览器。Opera的前CEO兼联合创始人Jon von Tetzchner,以及Opera的日本老员工Tatsuki Tomita,在2013年联合创建了Vivaldi,总部位于挪威的奥斯陆。Opera则在2016年被奇虎360和昆仑万维收购,并于2018年7月2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。
Image from: Vivaldi
Vivaldi有Windows、Mac、Linux三种操作系统版本,是一款高度可定制的浏览器,定位于高级用户和想要更多网络体验的用户。说白了,这是一款小众产品,比较适合技术极客类的玩家。
Vivaldi在标签管理上的独特功能,可以使用户完全控制分组和显示浏览器选项卡的方式,另外还可以调整浏览器UI元素的位置、大小和外观,创建自己独特的体验。在隐私方面,Vivaldi让用户完全控制,以保证数据安全。
Vivaldi的logo和Opera的logo挺像的,都是红色的,只不过Vivaldi在红色的圆圈里面加了个v。自己的产品就是自己的孩子,看来Jon von Tetzchner还是难以忘怀Opera。
至于市场份额,就呵呵了,玩得开心就行。
2019年2月的全球浏览器市场份额占比:
Image from: statista
Vivaldi网站:
https://vivaldi.com